這兩天,集“才華與美貌于一身”的網紅papi醬的視頻廣告,被羅輯思維團隊,拍賣出2200萬的高價,把人們對網紅的關注,刷新到一個新高度。
papi醬第一次貼片廣告最終價格2200萬元
網紅一波又一波的涌現,反映了移動互聯網去中心化之后,草根能量的全面爆發。今天任何一個人,只要你擁有吸引眼球的本事,而且敢于表現自己,你就有了成為網紅的基因。
當然,我在這里關注的,還是這個網紅經濟時代,給企業帶來的新的機會。實際上,網紅的本質,是利用互聯網制造個人影響力,形成圍觀效應,最后實現流量變現。
最早領會這一點,并且身體力行的,是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比如小米雷軍、京東劉強東、聚美陳歐……由于互聯網經濟“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殘酷生存法則,他們必須調動一切資源,去推動公司發展,所以利用名人身份進行宣傳,自然被他們運用得風生水起。
不僅如此,最近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傳統制造業老板也開始意識到網絡效應的威力。楊元慶、李寧、董明珠,都用個人名字開通了自媒體,持續不斷的發布個性化內容,親自與用戶互動,傳播個人影響力,企業家本人,成為自身品牌實際的最大代言人和網絡公關,也成為網紅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中小企業怎么做
那么網紅對于普通中小企業,有什么啟發呢?是不是意味著,每個企業創始人,都要像他們這樣高調登場,賣力地表現,爭當企業家網紅嗎?
當然不會這么簡單!因為普通人成為百萬人群圍觀的網紅,畢竟是小概率事件,企業家應該始終聚焦在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上。
以上企業家網紅,不是因為他們善于表現自己的顏值和才華,而是他們的產品和服務,為用戶創造的巨大價值,讓他們擁有了時代的話語權,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善于借力人氣渠道,才有了水到渠成的結果。
所以企業家網紅,背景是過硬的產品和用戶口碑,沒有這些,想把網紅作為一個單純的營銷套路,無論你如何為自己宣傳,如何炒作,也很難引起持續的圍觀和傳播。
釋放個人正能量
所以,我認為普通企業從網紅經濟得到的啟發,首先應該是釋放個人正能量,凸顯“人”的價值對產品的正面影響。
在這一點上,企業主的角色相比普通員工,對客戶來說肯定更有分量,所以啊,企業主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為自己產品代言,這的確值得嘗試。
同時,企業要高度重視和利用社交網絡、新媒體進行宣傳,因為社交網絡最容易引發網絡傳播效應。
有條件打造內容的企業,最好創建企業自媒體。但如果沒有優質內容創作條件,不妨通過付費的方式,在粉絲群與目標客戶一致的新媒體進行宣傳。
這次中標papi醬廣告的化妝品電商麗人麗妝,隨著新聞的傳播,廣告還沒開始策劃,品牌就已經賺足眼球,誰又好說,2200萬值不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