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獲得職業的成功,到底需要做什么呢?
職業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先講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研究職業生涯規劃的大師在講一門課:如何才能擁有一個成功的職業。
大師走進教室,打開電腦,點開PPT首頁,上面只有兩行字:
職業的成功取決于兩點:
1、找一個好的行業
2、自己做一個耐心的老員工
就這么簡單,大師說。
臺下嗡嗡作響,因為下面有許多學生是具有多年職場經驗的人士。
不一會兒,有一位世界500強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站了起來,說:如果這兩條沒有做到呢?
大師翻開PPT第2頁,說:那就變成4條了。
一、你必須找到或者剛好碰到一個好上司。
二、你的工作業績能一直讓你的上司滿意。
三、能讓同事對你都很好且都愿意幫助你。
四、還能讓公司老板有機會看到你的成績。
大師還未把這4條念完,臺下就喧嘩起來,有的說不行,有的說太難。
等大家靜下來,大師說:如果這4條做不到,而你又想有擁有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那就得做到以下這16條。
大師繼續翻開PPT第3頁:
一、找到一個能幾十年如一日業績持續增長的企業上班。
二、非常了解公司的政治和權力派別。
三、能預測到5-10年之后哪一個權力派別可能在公司獲勝。
四、而且還能跟上這個權力派別的老大。
五、還能非常溜玩得轉辦公室政治。
六、無論上司如何笨蛋,都必須發自內心地贊賞他。
七、隨時準備為上司承擔,他所犯的所有錯誤的責任。
八、當上司碰到尷尬時,你可以非常迅速地為他開脫。
九、看下上司眼色,你就能清楚地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十、能開心地做完所有事情,但把所有功勞都歸到上司身上。
十一、上司的每一個想法,無論對錯,你都能在第一時間去執行。
十二、上司不讓你打擾時,堅持不去打擾。
十三、能不定期地請同事們一起聚聚餐、KK歌之類的。
十四、工作上既可以展現自己能力,又能讓同事不會嫉妒你。
十五、如果可能,盡量堅持多加班。
十六、你給公司創造的價值要遠遠超過公司付你的工資。
大師還沒念完,有些人開始痛苦地笑了,還有些人說:這TMD根本就不可能。
稍微停了一會兒大師繼續說:如果大家對上面這16條還是感到失望的話,那你只有做好下面這256條了。
接著大師翻開PPT第4頁,這一頁只有一個鏈接文檔《玩轉職場256招》,是一本有256頁的電子書文檔。
里面的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寫著各種各樣的職場備忘及絕招。
總之,職業生涯成功的理論是一個幾何級數理論,它總是在前面那個數字的基礎之上,進行二次方。
這時臺下響起了強烈的喧嘩聲。
不過下課時,很多人默默地離開了,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人眼角好像開始有了一些淚花。
我的職業生涯前十來年為什么會失敗?
在職場混了二十多年,回想自己職業生涯的前10來年,應該是比較失敗的,原因很簡單,評判標準也很世俗,賺錢太少。
記得自己大學畢業后的第二年1998年一個月工資大概1500元左右,不過已經是當時4個在福州的高中同學中工資最高的了。
然而過了3年,2001年的一次高中同學聚會,無意之中聊起工資,我就恬不知恥地問一個同學:你現在一個月工資多少?
這小子扭扭捏捏就是不正面回答,最后在我的威逼利誘之下,很小聲地說:不好意思啦,一個月才9000元。
我當時的心里猛地抖了一下!憑什么?
因為那時我在一個號稱全球最大的電腦顯示管公司上班,做副經理職位,每天上班12小時,工資也就3000多元。
當時我就意識到:在職業上我肯定在哪里做錯了!否則不可能會有這種差距。
因為論聰明我和他都是重點大學畢業的,論勤奮我每天上班12小時,論企業優秀,我所在的公司在全球細分行業排名第一。
沒有道理他的工資收入可以是我的3倍,而且他這9000元,還沒算上公司配發的原始股的股權收入。
但那個時候,我還是不明白自己錯在哪里?[NextPage]
然后時間又過了將近10年,到了2010年,當初一起在福州的4位高中死黨,個個混得都比我好。
其中一個同學在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當福州分公司老總,另外兩個同學也一起自己辦了一家公司。
在職業上的收入都比我多,那時我已經有點明白,為什么我在職業生涯上會混得比他們差這么多?
馬云的阿里巴巴,幾年前在美國上市已經制造了幾百上千個“千萬富翁”。
而這幾百上千個千萬富翁大部分在10年前,也并不是什么名校畢業,能力特別強的人。
反而很多是去不了大公司,也沒什么機會跳槽,只好老老實實待在阿里巴巴的那些人,結果一不小心就成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了。
2013年移動互聯網很熱的時候,阿里巴巴也經常到我們公司挖人,條件非常簡單粗暴:只要愿意去杭州上班,工資先翻倍,然后股票期權多少再談。
以前一直想不通自己前十幾年的職業生涯為什么會這么失敗?直到今天,假扮大師給自己和大家講了這么一個故事之后,才恍然大悟。
成功的職業只取決于兩點:
一、找一個好的行業。
二、自己做一個耐心的老員工。
為什么?
雖然我曾經在一個號稱全球最大的電腦玻璃顯示管公司上班,那時候也經常愛和朋友吹牛:
你知道嗎?全世界的電腦顯示器中,每4臺就有1臺是我們公司,兄弟我做的!你知道嗎?
但是現在這個公司已經不存在了。
因為我當時所在的行業是夕陽產業,“玻璃顯示管”這個行業早已被“液晶顯示屏”行業替代了。
就算我能混到這個行業的牛叉高級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又有何用,當今世界已不需要這個行業了。
而假如我當時是在一個朝陽產業,哪怕所在的公司很小,甚至最終倒閉,都不必擔心,因為行業的迅速發展需要很多這個專業領域的人才。
所以,你只要找到一個好的行業慢慢呆著,等到你稍微有點能力的時候,都會有人搶。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我目前所在的公司這幾年只要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阿里巴巴等同業公司都搶著要,而且簡單粗暴,薪資首先翻倍,其它再談。
仔細回想目前已經是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的同學,要么是在一個好的行業持續深耕到現在,比如房地產、通信、互聯網......
要么就是畢業時選擇去北京、上海或者深圳工作,因為工作生活,都必須買個一兩套房子,一不小心都成千萬富翁了。
一套房子100平方左右,目前這3個城市市中心均價基本在10萬/平方左右,用一個深圳同學的話講:
千萬富翁,現在深圳的同學只要有買房子的都是,根本不算啥,就是后悔當初為什么沒多買幾套。
而那些在二三線城市的同學,基本上就沒這種機會了。
因此成功的投資又取決于什么呢?
成功的投資和職業的成功所需要的其實沒有什么不同。比如,最近十幾年來,在中國投資房產,你要做的只是:
一、找一個好的城市。
二、自己做一個耐心的老房東。
為什么?
看看廈門、深圳、北京和上海的房價你就知道了。
2001年我和一個大學同學,基本上是同時買的第一套房,面積都差不多80多平米,當初價格都是30萬左右,不同的是:
他在深圳買,按現在深圳房價至少值720萬左右。我在福州買,如果沒有賣掉的話,現在也就值140萬不到,相差5倍多。
談起房子,我相信無數人的內心都有一句經典名言:曾經有一個財務自由的機會放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然后......
然后,我就不說了!
同樣成功的股票投資也取決于兩點:
一:找幾只好的股票
二:自己做一個耐心的老股東。
就這么簡單。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這兩條沒有做到呢?”
那就變成4條了。
一、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交易系統。
二、執行投資交易系統并養成習慣。
三、掌握股市的牛熊交替發展規律。
四、能在股市牛市逃頂和熊市抄底。
于是有人就說:“對散戶而言,這根本做不到。”
如果這4條做不到,你又想有一個穩定的投資回報,那你就得做到以下16條。[NextPage]
一、能預測經濟發展趨勢。
二、能預測貨幣政策趨勢。
三、能預測行業發展趨勢。
四、能看懂公司經營管理。
五、能看懂公司財務報表。
六、能理解公司業務產品。
七、隨時準備止損和止盈。
八、永遠做好倉位的管理。
九、能看壓力線、支撐線。
十、能看K線圖、布林線。
十一、清楚各種股票的主題投資概念。
十二、掌握每只股票的資金流進流出。
十三、隨時追蹤各種股票大咖的觀點。
十四、每天堅持瀏覽各種財經網站。
十五、時刻關注世界各國股市走向。
十六、隨時留意證監會主席的發言。
如果大家對以上這16條還是感到失望的話,那你只有做好更多的256條,至于是哪256條,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相信絕大多數的著名經濟學家、知名證券分析師、股市大咖們和散戶朋友們正在做以上16條或256條中的一些事。
所以,股神每天都有,只是一茬一茬在換,真正的股神全世界也就巴菲特、彼得林奇、羅杰斯等為數不多的幾個。
很多年前讀過一本書《大投機家的證券心理學》,作者是“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被稱為歐洲巴菲特,他最著名的建議就是:
要投資者到藥店買安眠藥吃,然后買下各種績優股,睡上幾年,再從睡夢中醒來,最后必將驚喜連連。
羅杰斯也曾經說過:成功的投資家的做事方法通常就是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你看到錢就在那里擺著,就在墻角那里,你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過去把錢拾起來。
這就是成功的投資之道!
你要耐心等待,一直等到你看到,或者發現,或者碰到,或者通過研究發掘了你覺得穩如探囊取物的東西。
回顧自己從一名小散,在2006-2008年的大牛熊市中虧掉所有,到2008-2010年的面壁思過,再到2011年之后的能持續盈利,深以為然:
成功的投資都極其相似,而失敗的投資則各有各的原因。
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都是極其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