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我是創益人”2018公益廣告大賽終審會在上海圓滿結束,眾位評委對創益大咖組和創益生態組的最終入圍作品進行逐一評審。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現場評出了21支獲獎作品。
具體獲獎名單如下(以作品名稱首字母排序,所獲獎項將于12月17日在頒獎典禮正式公布):
2018“我是創益人”獲獎作品名單
評委們一致認為這21支獲獎作品相較第一屆創益人大賽有了顯著提升。一方面體現在作品創意與技術、媒介的結合度更高上。作品《燈山計劃》以微信小游戲為載體,用更有趣味的方式放大了公益項目的效果;《大山里來的小講解員》以騰訊AI圖像識別為底層技術,應用QQ瀏覽器的花草識別功能實現了用戶在瀏覽廣告時的實時互動。而以《一個人的球隊》、《為地球拼了》為代表的作品則以創意為核心,整合了包括社交平臺、新聞資訊、短視頻平臺等不同媒介形式,甚至延伸至線下,形成了完整的基于公益話題的社會性campaign。
另一方面體現在作品主題更多元且更具社會意義,不僅有關注海洋環境保護的《料理大自然-拯救未來餐廳》、保護瀕危藝術文化的《聲音雜貨鋪》等作品,還有關愛克羅恩病癥的《克羅恩美食指南》、臨終關愛的《一扇懂你的窗》等有待獲得更大社會關注度的公益內容。
2018“我是創益人”優秀作品海報一覽
終審會現場,評委們從作品公益性、創意洞察與策略、創意實施(可行性)、創意作品與媒介渠道的融合度、推廣觸達效果及創意作品技術性表現六大維度,對進入終審的作品進行評鑒。除了這六大基礎評審標準外,評委會在現場也達成一致,將作品創意及傳播的延伸性,及其所能實現的社會價值視作重要的考量因素。
創益大咖組作品評審主席鄭以萍談到:“社交廣告平臺之于公益項目傳播而言,是聚光燈也是加速器,是傳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很高興看到今年的作品從創意概念延伸性、用戶體驗流暢性等多個方面都實現了更高的完成度。”
創益生態組作品評審主席滕麗華在作品的評審過程中總結:“其實還有許多公益項目都有待公眾的了解和幫助。像我們在今年大賽中看到的《克羅恩美食指南》、《一扇懂你的窗》、《“同”呼吸》等作品,都是為了一群亟待關注的人發聲。借助大賽的資源和平臺讓‘較冷’的公益主題‘熱’起來以獲得更多社會的回應,是‘我是創益人’應有的能力和責任。”
2018“我是創益人”終審會評審現場
“我是創益人”大賽以Create for Good為愿景,不斷進行著以技術重構創意、用社交觸發善舉的實踐。正如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孫懿在終審會現場談到:“由‘創意+公益+科技’三方匯聚的合力加速了公益新實踐的進程。在我看來,每個人的行為只要是由心指引、從善出發,就是公益。而在以社交平臺為起點覆蓋所有線上渠道的傳播助力下,創意對公益的助力將被更有效地放大。”
在終審會的最后,騰訊廣告營銷服務線品牌公關總監楊維佳表達了對在場所有評委的感謝,并表示:“騰訊一直大力投入并承諾長久助力公益事業發展,新成立的騰訊廣告營銷服務線將以更深入的用戶與創意洞察、融匯全平臺廣告產品和技術能力推動公益廣告的行業實踐。展望明年的大賽,希望能夠吸引包括品牌公益在內的多方社會力量的加入、匯聚更多善意!”
21支獲獎作品近期將陸續在騰訊的各大平臺進行投放,作品所獲獎項將于12月17日在頒獎典禮進行頒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