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消息,日前,商務部、中央網信辦和發展改革委聯合制定的《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出臺,重點對農村、農業電商做出了發展安排,提出要建立適應電商發展的物流產業體系,解決“快遞止于鄉鎮”的問題,增強物流對電商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
《規劃》肯定了電商在推動鄉村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認為電子商務將持續在平衡城鄉消費差距、提升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促進農產品商品化、助推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并提出,電商“十三五”期間,需要繼續以電商扶貧以及農業轉型升級為主要任務,通過組織領導、試點示范、資金投入等保障措施,開展電商服務平臺發展、電商促進縣域經濟、電商扶貧等專項行動,將電商作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惠及城鄉的重要平臺。
建立電商平臺 促進農業升級
《規劃》顯示,電商“十三五”期間,將通過電商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包括完善基礎設施,打通雙向流通渠道,促進農林產品、農林地區加工品進城,方便農資和消費品下鄉,形成服務于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農村電商體系;加快農林產品商品化、品牌化進程,探索訂單農業,加速發展精準農業,形成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依托電商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積極開發農林生態、鄉土文化資源價值,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與此同時,發展電商產業信息服務。鼓勵信息服務機構采集和分析電商相關產業領域市場信息,形成多種類型的在線智庫產品,服務政府及企業電商決策。推動農資生產、經銷企業與電商平臺企業合作,依托國家農業數據中心、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提供農技和市場信息服務。
此外,探索培育區域電商平臺,通過獨立發展或合作發展等多種方式,多層次差異化推動一線城市、制造業基地及農產品主產區電商發展,提升區域內生產與流通銜接效率,提高消費服務水平,促進區域電商的均衡發展。
借力電商發展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一環,也是很多農村電商的落腳點,各個電商平臺充分結合地區特色,打造一縣一品或一村一品。
對于電商“十三五”期間的縣域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了四點主要建議:
(一)、建立完善城鄉電商服務體系。加大政府推動力度,引導電商龍頭企業與本地企業合作,充分利用縣鄉村三級資源,積極培育多種類型、多種功能的縣域電商經營合作主體,提供商品交易、人才培養、創業孵化等各類電商服務,形成縣域電商服務帶動城鄉協調發展的局面。
(二)、提高城鄉電商品牌及企業化經營意識。加大流通標準、安全追溯體系在電商領域的推廣應用力度,依托電商助推“三品一標”建設、加速農林產品的商品化、品牌化和電商化進程,形成一批質量好、信譽佳的品牌商品,培育一批縣域電商企業家。
(三)、支持連接城鄉的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鄉之間倉儲配送、冷鏈物流等和農林地區物流服務站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創新發展雙向暢通的電商物流模式。推動城市金融機構下鄉,為村民提供便捷的網銀服務。推進“寬帶鄉村”工程建設,探索費率優惠政策,加強縣域地區4G無線網絡覆蓋。
(四)、推動農資、休閑農業電商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信息進村入戶平臺、大型農業、農資電商平臺、郵政、供銷社等渠道,開展農資網上銷售,建立農資電商配送和售后服務體系。加大城市郊區休閑農業資源開發利用,以接待服務規范、信用評價體系、地理信息系統和移動定位技術為支撐,建立統一的休閑農業線上推介、銷售、服務平臺和質量監管體系。
持續推進電商扶貧
據了解,2011年,海南省便已開始探索電商扶貧模式;2014年底,國務院扶貧辦在其開發工作會議中提出,將在2015年實施包括電商扶貧工程在內的十項扶貧工程;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了精準扶貧工程,提出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
《規劃》顯示,2014—2015年,財政部、商務部在256個縣開展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建設,其中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集中連片貧困縣103個,占比40.2%。
此外,電商企業也積極探索電商村、產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等“電商扶貧”方式。2016年初,國務院扶貧辦與京東集團簽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產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三大模式,發揮京東電商平臺優勢,以電商手段助力國家“精準扶貧”戰略。
《規劃》指出,電商“十三五”期間,將以“共享和創新”引領發展,推動電商廣泛應用于社會發展領域,創新開展“電商扶貧”和“便民服務”,使全體人民在電商快速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在電商扶貧方面,建立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的帶動機制,探索通過電商平臺調動全社會扶貧力量,實現產品或項目資源的精準對接,帶動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通過政府與電商平臺企業聯合開展電商扶貧就業行動,重點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收購產品或提供就業機會,精準解決貧困人群就業問題。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深入實施網絡扶貧行動。
開展電商扶貧專項行動,具體包括:
(一)、支持貧困地區依托電商對接大市場。加強貧困地區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組織企業與貧困戶利用電商聯動經營,開拓國內外市場,發展特色產業、特色旅游,助力精準扶貧。
(二)、支持扶貧項目依托電商對接扶貧力量。通過電商扶貧公益平臺、社交網絡及大型電商平臺,推廣貧困地區產品或項目,積極組織消費扶貧活動,充分發揮各類社會扶貧力量的積極作用。
(三)、支持依托電商平臺就業創業實現就地脫貧。為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設網店提供小額信貸和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加大各級政府部門對貧困者的幫扶力度,發揮電商平臺積極性,組織開展電商培訓,提供就業創業條件。
最后,《規劃》還提出,將加強組織領導,在電子商務扶貧、領域建立健全電子商務部際協調機制;推進試點示范,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的試點工作;優化資金投入,積極支持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科技提升、創新創業、農村電子商務等方面的探索實踐。通過這些措施來保障十三五規劃的平穩進行。
上一篇:下一波崛起的新零售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