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由于多種原因,經常出現“三大難”:一是生產進度難完成。由于資金緊張,客戶經常不急不給預付款,預付款一到就要活,按正常的生產流程,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各工序之間推諉扯皮也嚴重。二是產品質量難保證。由于工期緊,正常的加工程序被打亂,容易長勝“蘿卜多了不洗泥”,經常會出現質量問題,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出現廢品又耽誤進度。三是成本難控制。為了搶進度,經常出現加班多,廢品多,代用料多,另行采購多,反復加工多,造成成本大幅增加,財務指標難以控制。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實踐證明,采取逆向思維的倒推法則,是解決運作管理“三大難”的一種好方法。
------進度保證上,倒排工期。
簽訂合同后,生產組織者就要根據實際情況,細化方案,進行分解,最后倒排工期,設立進度保證獎金,將工期壓力傳遞下去,變8小時為24小時,變上頭急為大家急,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壓力傳遞橫到邊,縱到底,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體現了“保工期,多拿獎”的責權利的一致性,使生產組織的好方法。
------品質維護上,倒查質量。
工期緊張打亂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容易出現質量問題,而且質量責任也難以分清。采取倒查質量,就是除堅持“自檢、互檢、專檢”制度外,把下道工序加工者看成是上道工序的產品用戶,要求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不合格退回,合格接收,未查出的問題留到自己的下工序,也要承擔部分責任。這樣做,下道工序變成“消費者”,對上道工序的問題與自己緊密相連,就像為自己家買電視一樣,細心,認真,倒查產品質量,保證合格產品的傳遞。
------財務控制上,倒推成本。
合同簽訂后,不是等成本自然發生,而是倒排成本,對每道工序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輔助成本等費用事先加以控制,超罰節獎,從而保證每個合同的效益情況都事先清楚,實現控制,保證了企業的整體效益。
總之,倒排法則,讓員工事先了解了實際情況,把壓力傳遞到了全體員工,通過自己努力工作會得到更好的回報,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是個不錯的好辦法。
上一篇: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營銷
下一篇:準確營銷用軟文打開一片市場